一、
APEC
基本情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简称
APEC
)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论坛。截至
2014
年
8
月,
APEC
共有
21
个成员和三个观察员。
1989
年
11
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
6
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
年
6
月改名为
APEC
。
1991
年
11
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
1997
年
7
月
1
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
APEC
。
APEC
的宗旨是
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改善商业环境,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作为经济合作论坛,
APEC
主要讨论与全球和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改革等。
APEC
没有组织首脑,由各成员国轮流举办。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固定机制之后,亚太经合组织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在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
APEC
组织结构
APEC
共有
5
个层次的运作机制:
(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3
年
11
月,首次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主要
任务是
通过部长级会议商定的重大决议,发布领导人宣言,明确
APEC
未来发展的政策方向。历届
21
次会议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印尼茂物、日本大阪、菲律宾苏比克、加拿大温哥华、马来西亚吉隆坡、新西兰奥克兰、文莱斯里巴加湾、中国上海、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泰国曼谷、智利圣地亚哥、韩国釜山、越南河内、澳大利亚悉尼、秘鲁利马、新加坡、日本横滨、美国夏威夷、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印尼巴厘岛举行。
APEC
第
2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
2014
年
11
月
10
日至
11
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二)部长级会议。包括双部长会议以及专业部长会议。双部长会议每年在领导人会议前举行一次,由经济体的外交部和经贸部部长出席,主要任务是决定
APEC
政策方针、讨论区域内的重要经贸议题。专业部长会议则定期或不定期举行,
主要任务是
加强对话及政策协调,落实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
共识,包括贸易部长会、财长会、
中小企业部长
会、能源部长会、海洋部长会、矿业部长会、
电信部长会
、旅游部长会、粮食安全部长会、林业部长会等。部长会
下设工作组负责具体议题的
讨论
。
(三)高官会。每年举行
3
至
4
次会议,由各成员指定的高官(一般为副部级或司局级官员)组成。高官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审议各委员会、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协调实施会议后续行动等事宜。
(四)委员会和工作组。高官会下设
4
个委员会,分别是:贸易和投资委员会(
CTI
),负责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高官会交办的工作;经济委员会(
EC
),负责研究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问题,并协调经济结构改革工作;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
SCE
),负责指导和协调经济技术合作;预算管理委员会(
BMC
)
,负责预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各委员会下设
农业技术合作、反腐败、反恐、能源、渔业、卫生、人力资源、科技、海洋资源保护、中小企业、电信、旅游、交通等13个专业工作组,负责开展专业领域活动和合作。
(五)秘书处。
1993
年
1
月在新加坡成立,为
APEC
各层次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负责人为执行主任,
2010
年起设固定任期,任期三年。现任执行主任为伯尔拉德博士(新西兰籍,
Alan Bollard
)
此外
,
为加强与工商界联系,
APEC
于
1995
年成立了
APEC
工商咨询理事会(
ABAC
),由每个成员推荐
3
名著名工商界人士组成,负责对
APEC
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及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提出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工商咨询理事会是工商界参与
APEC
合作的主要渠道,每年召开
4
次会议。
中国目前的
ABAC
代表为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丽丽和轩辕国际集团董事长杨云松,宁高宁董事长同时担任
2014
年
ABAC
主席。我国
ABAC
工作由中国贸促会负责牵头,
ABAC
中国秘书处设在贸促会。
三
、
APEC
的
性质特点
(一)成员国的广泛性
亚太经合组织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其成员经济体
地理
位置
上
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既有发达的工业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复杂多样性是
APEC
存在的基础,也是制定一切纲领所要优先考虑的前提。
(二)独特的官方经济性质
APEC
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在此合作模式下,不存在超越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坚持
APEC
官方论坛的性质,是符合亚太地区经济体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多样性、文化传统多元性、利益关系复杂性的现实情况的。它的这种比较松散的
"
软
"
合作特征,很容易把成员体之间的共同点汇聚在一起,并抛开分歧和矛盾,来培养和创造相互信任及缓解或消除紧张关系,从而达到通过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以实现通过发展促和平的愿望。
(三)开放性
APEC
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经济组织。
APEC
之所以坚持开放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PEC
大多数成员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以加工贸易或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这样的发展战略所形成的贸易格局使这一地区对区外经济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采取开放的政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贸易长处,同时也可以避免对区域外的歧视政策而缩小区域外的经济利益。
(四)自愿性
由于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要想取得
"
协商一致
"
是非常困难的,
APEC
成立之初就决定了其决策程序的软约束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安排。不具有硬性条件,只能在自愿经济合作的前提下,以公开对话为基础。各成员国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与承受能力对具体产业及部门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自行作出灵活、有序的安排,并在符合其国内法规的前提下予以实施。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
APEC
活动情况
我国参与
APEC活动由外交部总体牵头,
各
部委根据其主管业务范围分别负责参与相关委员会、
专业
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活动。我部
主要负责
参与APEC电信、
APEC
中小企业
和
APEC汽车
对话
三个领域活动。
部内
牵头司局分别
是国际司、中小企业司和装备工业司。
(一)
中小企业领
域
APEC中小企业工作组前身为APEC中小企业特设政策层面工作组,成立于
1995年
,旨在促进APEC各经济体改善贸易投资环境,促进
中小
企业成长与繁荣。
APEC
中小企业工作组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自
1994
年起,每年召开一次
APEC
中小企业部长会议。
工信部
负责参加每年一次的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和每年两次的中小企业工作组会议。
2
001
年
,我国在上海举办了APEC第
八次
中小企业部长
会议
,倡议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联盟。
另外,
我国
自第
七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
开始,每
两年
举办
一届
技展会,
促进
了
APEC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之间的
经贸
、信息及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4年9月,工信
部在南京
举办了
APEC第
21次
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会议主题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设
三个
议题:
“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部长
会
成果
是《2014年
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联合声明》
和《加强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南京
宣言》。
(二)
电信领域
APEC
电信工作组成立于
1990年
,是APEC最早设立的几个工作组之一。每年
召开
两次工作组会议,每
两
至三年举行一次电信部长会议。电信
工作组
主要任务是围绕APEC总体
目标
,促进亚太区
信息
通信领域
自由
贸易,开展信息通信
政策
和新技术应用交流和研究。电信
工作组
下设ICT发展与合作、网络安全和自由化
三个
指导组
。
1991年
加入APEC以来
,工信部
一直积极参与APEC电信工作组活动,曾
于2002年
在上海承办第五次电信部长会议,并于
1995年
、
2011年
、
2014年
分别在上海、杭州和扬州承办APEC第
12次
、第
43次和
第
49次
电信工作组会议。
2015年3月26-30日,APEC第10次电信部长会议将在马来西亚举行。
(三)汽车对话领域
APEC汽车工作组对话会(
简称
AD)成立于
1999年
,旨在促进APEC成员经济体汽车行业发展,并向APEC贸易和投资委员会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常
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2010年
底,
工信
部开始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参与APEC AD汽车对话。
2014年汽车对话的主题是“绿色驱动,合作共赢”。2014年4月在北京成功举办
第
20次
汽车对话会议
,9月17至19日
在上海
成功举办
第
21次
汽车对话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