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扎实推进“双创” 加快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6-01-18 18:49 来源:政策法规司

苗圩部长在《求是》2016年第2期发表署名文章《扎实推进“双创” 加快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亟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迈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

一、制造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项重要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坚力量,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重新关注制造业,积极利用新技术重塑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纷纷推出制造强国战略。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制造业由大变强和转型升级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制造业创新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最根本的要靠技术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发展新动力。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截至2014年,我国66%的有效发明专利出自制造业。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正在从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多维度重塑制造业,制造业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键举措。

制造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本质上是要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重在弥补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出现失衡,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相对滞后,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近些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深度,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已分别提升至30.4%、10.6%。“十三五”时期,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和区域城镇化进程,合理布局制造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重点。我国要在现有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制造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的主要领域,其绿色发展进程直接决定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清洁低碳、循环生产、绿色制造等理念正成为制造业发展潮流,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加快培育增材制造产业,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开放发展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是我国新时期开放发展的主动选择。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2.23万亿美元,占我国出口产品总额的95.2%;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95.8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出口增速放缓、传统成本优势削弱等因素影响下,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高铁、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持续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制度性话语权,是加快构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客观要求。

制造业共享发展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制造业肩负着吸纳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和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制造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强劲需求,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关系民生的制造业;下大力气解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制造业产出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支持制造企业“双创”,以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业态引领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保障。

二、“双创”是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依靠大规模投资、低成本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动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双创”通过集众智、汇众力,极大地激发了制造业创新活力,在增加有效投资、创造有效供给和引领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双创”挖掘传统制造业发展潜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低端,钢铁、轻工、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存量庞大,转型升级既有压力也有潜力。通过“双创”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传统制造业正在加快优化升级步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彻底革新了以往生产什么卖什么的理念,倒逼传统制造企业瞄准市场加速创新。一些企业通过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创新,加快向扁平化、平台化的创新型组织转型,极大地释放了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一些企业借助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创新平台,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外部创新资源,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水平。“双创”还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营模式变革,“设计+用户”、“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加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双创”加速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是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的重要方向。“双创”改变了渐进式的产业升级路径,为企业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实现高端进入提供了难得机遇。在“双创”过程中,一批全球性、跨行业的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蓬勃兴起,有效集聚了各类企业、研究机构、专业人才及风险投资等创新资源,通过协同设计、众包研发、创新联盟等方式联合攻关,加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在高起点上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双创”加速了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跨行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云制造、无人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开启智能化进程。“双创”还促进了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大型科研设施的开放利用,降低了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本,促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正在形成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双创”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双创”激发制造企业竞相开展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开拓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运行维护等服务,并不断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面向行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大型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电子商务和专业物流等服务,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盈利点和转型方向。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双创”,加快从生产制造向提供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化转型,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在催生服务型制造的同时,“双创”还促进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贯通与整合,大幅降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成本,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双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建设制造强国,既要大企业发挥旗舰引领作用,也要有众多中小企业分工配套,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格局。“双创”所秉承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正推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突破自身边界,形成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在“双创”实践中,大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客户资源等优势,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等模式,加速创意孵化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助推一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一些大企业组建面向行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成为技术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也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双创”还催生了一批服务全行业的第三方资源平台,有效促进了大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虚拟制造产业集群。

三、让“双创”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建设新动能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期,制造业必须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双创”在重塑制造业的同时,也面临着体制机制约束、资金人才支撑不足、市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支持政策有待优化等问题。要使“双创”真正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这个核心主体,抓住改善创业创新环境、优化政府服务职能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创业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本、信息等要素配置,释放制造业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在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需要一揽子制度改革为其清障搭台。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减少企业创业创新成本,让更多的经济社会领域成为创业新空间。要切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优质资源从过剩、低效领域向稀缺、高效领域转移,重点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实效,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向制造业汇聚,为企业“双创”提供稳定支持和良好预期。要全面梳理和评估现有产业政策、监管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等对创业创新的影响,及时修订或废止不适应甚至阻碍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出台的重要政策真正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挥“双创”优化存量和催生增量的积极效用,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双创”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各类产业联盟、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对建设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支撑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集聚和使用全球创新资源,集中突破一批重大共性技术。要围绕质量提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加快推进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要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中开展“双创”专项行动,加快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协同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双创”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制造企业。要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加快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分享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对话、咨询机制,吸收更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使国家决策真正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需要。要更好发挥大企业在“双创”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企业搭建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并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加快从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链协同竞争转变。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创业孵化、系统集成、知识产权及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发展,鼓励企业用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不断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发现和培育一批隐形科技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营造公平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要使政府真正成为创业创新者的“后台服务器”,必须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双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和市场环境。要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精细化的创业创新支持政策,并提高不同政策措施的协同性,重点解决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产品质量市场监管,提高粗制滥造、仿冒假冒产品的违法成本,促进优胜劣汰;依法查处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创新的合理收益,倒逼企业走创新研发、提质增效的正途。利用政府的各类公共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交流合作,推动融合创新和联合创业。着力解决创业创新人才紧缺问题,通过人才引进、集中培育和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发现和集聚引领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用好擅长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使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制造业创新发展需要相衔接。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