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千行百业】北京中轴线上的5G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12-10 18:13 来源:中国电子报、工信微报

在高空俯瞰北京城,便能发现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7.8千米,由15处遗产构成,其中包括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迹——天安门、天坛、故宫、景山、先农坛……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的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杰出才能。在今年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太庙享殿


在这缓缓展开的历史长卷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唤醒”了老城街巷、名胜古建,也守护了重点文物、特色景观。记者在天坛公园看到,通过5G+环卫,实现了5G无人清扫车自主完成清扫、洒水、垃圾收集等工作;通过5G+MR沉浸式游览,用户可以通过XR设备近距离观察天坛祈年殿的榫卯结构细节,或身临其境地观看天坛传统“祈谷祭天”大典等。


天坛只是北京中轴线上5G赋能的一个缩影,依靠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以下简称“保护平台”),北京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守护焕发新的光彩。


保护平台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边缘计算技术、政务云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传统遗产保护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保护平台通过近3万座5G基站和视频监控、自然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传感器,组成了中轴线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构建了中轴线监测保护的数据基础。


数字打更人巡检界面


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内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等景点的人流数据、热力图等不断刷新,实时图像亦可随时调取查看。


“保护平台是一个中轴线统一监测保护体系,可以集中监测与分析文化遗产本体状况、周边环境、产业结构、游客信息、安防等方面,构建一条动态感知、状态分析、问题研判、智能预警和协同保护的‘智慧中轴线’,实现传统遗产保护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告诉记者。


通过5G技术,中轴线周边形成了一张完善的监测+业务保障网络。2023年11月,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项目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文化和旅游部认证的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对中轴线遗产的全方位、智能化保护,还巧妙融合了游览展示功能,使历史瑰宝在数字世界中“重焕新生”。在确保遗产安全无虞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得以通过数字手段亲近、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对遗产保护非常热情,她告诉记者,每周末都会对中轴线上的遗产进行“巡检”,“比如我上次去了太庙,走访了一圈还拍了照,上传到‘数字打更人’,就完成了检查。”


记者了解到,“数字打更人”是微信小程序“云上中轴”的一个功能,游客或志愿者可以通过上传中轴线古物遗迹的照片,完成巡检,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对中轴线遗产监测的保护工作中来,我们推出了‘云上中轴’这个小程序。专业的技术人员会对这些志愿者上传的图片进行技术分析。”周子予对记者表示,“‘数字打更人’目前通过手机二维码扫描已经有将近8万条信息,有效的监测数据有将近3万条,已经上传到了监测的大屏上。”


记者发现,中轴线遗产的核心区域和缓冲区一共设置了160个界桩,如果由专业工作人员对这160个界桩进行长时间监测无疑是耗时耗力的。但如今,让游客、市民和志愿者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上的地图了解到附近的界桩,就能够拍照、上传信息,从而齐心协力保护好文化遗产。据悉,在新技术使用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实时保护范围显著拓宽至原来的6倍,人力成本降低了近40%。


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在5G、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保护下,古老的文化遗产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