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个人

国家需求为己任 严谨治学树榜样

  芮筱亭研究员为973首席科学家、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以排名第1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计3项、工信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计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9项,近5年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5篇,论著被国内外引用1000多次;发起创建的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被国家国防科工局授予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国家需求为己任,不计得失“啃硬骨”

自1983年先后攻读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始,芮筱亭一直从事发射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他急国家之所急,把个人的研究、发展全部归并到国家需求这条主线上,开始了长期艰难的探索。1990年组建的发射动力学课题组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他任该研究所所长。

工程科学的理论研究结果是需要试验来验证的,每年进行大量试验就成了他的主要任务之一。试验靶场地处偏远山区,有时在茫茫大海之中,条件异常艰苦。在湛江靶场,一到夏天,天气特别炎热,既没有风扇,也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一样睡大通铺,几天下来大家全身长满了痱子;在海上,条件就更加恶劣。这些生活上的艰苦他都无暇顾及,全身心投入到试验方案的验证计算、陆地和舰艇上的实际测试等紧张的工作中。

每周一次研究所例会,不仅是大家汇报个人工作进展,讨论疑难问题研讨会,更是大家群策群力、碰撞出智慧火花的最佳时机,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这个时候萌发、产生、清晰、完善的。芮筱亭研究员经常和大家一起召开例会,这个例会从不间断,就连节假日也不例外。博士生戎保说,导师的一句话常常给人以启迪,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使大家的观点凝聚成创新见解。

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单位找上门来请求合作。例如炮弹解体的难题,国内同行提出上百条改进建议,但都没有彻底解决。教授带领大家从分析故障机理入手,提出了多个试验方案,再现了解体现象,进而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常常跟同事和学生们说:“只要对国家有利,经费上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兄弟单位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因此,为兄弟单位解决久攻不下的难题成了发射动力学研究所的常事,“能啃硬骨头”便成了该研究所的口碑。

自主创新“芮方法”,国际难题迎刃解

在我国,飞行器发射长期面临着三类难题难以突破:一是提高发射精度以大幅提高飞行器性能,二是减少试验用弹以大幅减少试验成本,三是保证发射安全以避免意外爆炸导致装备和人员毁亡。这样的难题经过芮筱亭的努力,正在被一一攻克。

芮筱亭教授创立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使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告别了复杂烦琐的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取得了大幅提高计算速度的国际性突破。该方法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被国际同行命名为“芮方法”。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基础上,开创了多管飞行器非满管发射精度试验时代,在试验中用装填部分定向管的非满管射击,替代原来装填所有定向管的满管齐射,大幅度减少试验消耗,节省飞行器系统研制与试验成本,并发明了大幅提高多管飞行器发射精度的设计方法和飞行器发射安全性的检测评估方法。

这些成果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美国、俄罗斯等8国10多位相关领域的著名科学家称之为“全新的原创性多体动力学方法,非常值得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和复杂机械工程研究领域推广”,“对现代科学有特别的影响”。教授因其一流的学术水平被欧美6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在欧美16所大学和国际会议大会做过50多场特邀主题报告。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任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评价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世界上率先解决了非满管发射替代满管齐射国际难题,使试验成本比常规试验方法减少了82.5%。解决了国家重大急需。此项技术目前已获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严谨治学树榜样,因材施教育英才

芮筱亭教授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国家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其麾下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4岁、由不同国籍组成、博士化率达到100%的国际化创新教师队伍。近年来,研究所面向全球招收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博士后。

教授坦荡做人,认真做事,严谨治学,对学生非常关心、要求很严。研究生的论文,可以说每一篇都经芮教授从题目到提纲亲自逐一指导拟定,又亲自把文章反复修改多遍而成。在一份经教授动笔改过的项目规划书上,密密麻麻的删加、整句大段的调整、标点符号的修改竟达300多处。这种对待学术近乎严苛的态度带动和激励着芮筱亭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氛围下,研究生们饱经磨炼,学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教授的得意弟子之一、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博导王国平说:我非常感激导师芮教授,他的教诲和帮助改变了我的人生。

事实也是如此。在芮筱亭教授的教诲和影响下,王国平成了学校最年轻的博导之一。2004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他迅速成长为研究所的核心成员,继而成为四项国家科技奖的主要获奖者之一,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本校优秀的本科生戎保被选拔推荐到这里以后,教授将他作为重点博士培养。戎保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了“973”等国家重点项目,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获奖者,同时也赢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教授所培养的国内外博士、博士后中,已涌现出一批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栋梁: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研究所将军所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

芮筱亭研究员特别注重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国界的国际合作,他所领导的研究所每年都有若干师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每年都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应邀来研究所讲学交流,学术研究长期处于国际前沿。

  作为所长,芮筱亭研究员不仅关心研究所成员的学习和工作,还关心大家的生活,尽其所能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像团队成员找对象、办婚事、解决住房、家属调动等他都会帮忙。王国平教授说:“我结婚、生孩子都比较晚,教授为此操了不少心。”阿巴斯(Laith Abbas)教授说,尽管他工作在异国他乡,但是研究所像个温暖的大家庭,教授像个大兄长,研究所成员像是兄弟姐妹。来自埃及的在读博士生霍萨姆(Hossam)和穆斯塔法(Mostafa)说,教授像父亲,他们很高兴生活在这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断体会到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智慧。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三项国家奖主要获奖者、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得主杨富锋这样形容研究所的学习和工作:“辛苦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