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个人

业务能手

  马毅同志于2009年3月经机构改革由吉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转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经厅党组任命先后在医药工业处、融资服务处、规划与投资处任处长。在此期间,马毅同志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等重大会议制定的一系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奉献社会,在促进改革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服务人民群众,全力开展医药储备工作,
为全省重大疫情、灾情提供有力保障

  马毅同志刚刚就任医药工业处处长,就面临着一场重大考验。2009年4月,北美发生了大规模甲型流感疫情(俗称猪流感),并形成了向全世界快速蔓延的趋势。医药工业处承担着全省应急药品储备的职能,关系全省人民生命健康。疫情就是命令,马毅同志带领全处同志立即投身到做好疫情药品储备和供应保障工作中。一是全力做好特效药品储备工作。4月27日,在媒体报道北美疫情的当天,吉林省工信厅即向省医药储备企业下发了《关于做好省级医药储备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储备企业高度重视疫情,严格核查储备品种,部署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通信和药物供应畅通。同时,马上与卫生、财政部门开展合作落实并修改医药储备计划,争取资金,调整医药储备品种,将工作重心全部向甲流药品储备转移。在卫生部门公布奥司他韦为治疗特效药后,立即专赴北京向国家工信部汇报吉林疫情防控情况,积极向国家工信部争取特效药品支持,并于5月份从国家调入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奥司他韦,为降低吉林省甲流死亡率,控制前期疫性扩散争取了宝贵时间。二是争取疫苗分配计划,保障疫苗企业生产。全国确定生产甲流疫苗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吉林省就有2家。马毅同志早在2家企业接到毒株后,就积极介入,开展好相关的生产服务保障工作。国家疫苗生产实行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调拨的形式,马毅同志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加强服务,保障企业生产,完成好国家生产计划;一方面需要做好国家向吉林省的疫苗调拨工作。为做好这些工作,马毅同志带领全处同志,不分昼夜开展工作,先后七次赴京协调,深夜向国家行文、深夜调送药品已成为常态。截至疫情结束,共为吉林省从国家调拨达菲26.5万人份,疫苗182万人份,达菲调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防控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信部消费品司的领导对吉林省的医药储备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马俊清副省长在疫情报告上批示“工信厅工作认真、主动、扎实、高效,应予表扬”,给予医药储备工作以很高的评价。

 

此后,在2010年重大水灾防汛救助工作中,医药储备工作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在省软环境办组织的全省群众评议省直处长的活动中,马毅同志被评为群众满意处长。

 

服务中小企业,积极推动银企保合作,
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2011年9月,马毅同志转任省工信厅融资服务处处长,再次面临一场新的考验。当时,世界性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带给中国经济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在融资方面有2大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中小企业融资90%以上通过银行贷款实现,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企业发展诸多困难中的第1难,形势十分严峻。第二,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尚不健全,由担保公司乱象引发的金融风险已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忧虑。马毅同志上任后,立即与处内同志分析企业融资困难的症结,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融资处要围绕担保体系建设和银企保合作为中心,全面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2012年3月16日,省工信厅联合人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监局召开了吉林省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省内18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全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全省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运行情况,对重点工业项目进行了推介,金融机构宣传了金融产品。会议形成了健全长效的银企保合作工作机制,为下一步银企保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全省工信系统组织开展银企保对接。充分利用工信系统熟悉企业信息的优势,发挥工信系统的纽带作用,在全系统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银企保对接活动,积极开展对银行和企业的对接服务。仅2012年全省各地先后召开了40余次小规模专业化对接活动。2012年4月11日、7月25日与11月29日,由省工信厅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部门先后召开了3次全省性大规模银企保对接签约大会。3次省级银企保对接大会得到王祖继等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王祖继等省领导分别到会做重要讲话,3 次大会共签约项目10718个,协议贷款金额达到829.9亿元,省领导在讲话中指出这些活动在缓解全省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是健全对担保机构风险管控机制。针对担保行业存在资本金不实、风险准备金提取不足等问题,建立了三月份审计、五月份年检、九月份评级、十二月份现场抽查等一整套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有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增进了银担互信,推动了担保业务的开展,到2012年年末,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额对资本金的放大倍数接近4倍,位居全国各省先进行列。四是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担保领域,提高担保能力。截至2012年12月末,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达到159户,比上年度增加15户,同比增长10.4%;注册资本金134亿元,比上年度增加27亿元,同比增长25.2%;担保机构平均资本金规模8427.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990万元,同比增长13.3%,2012年担保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担保额突破500亿元大关。

吉林省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2013年,国家担保机构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致函省政府,表扬吉林省担保体系建设工作。 

 

服务改革发展,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

马毅同志长期从事工业发展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非常注重理论学习和结合实践创新,在工作中常常形成独到的工作意见,促进工作的开展。在医药工业处期间,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先后起草了《吉林省医药产业跃升计划》、《吉林省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计划》、《关于快速做大做强吉林省医药产业的建议》等一系列文件,得到省领导的高度关注,这些文件对改善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指导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6月,马毅同志转任规划与投资处处长。在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和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矛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与思考,马毅同志提出当前工业面临的难题,从根本上讲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引发的,一方面,现有的支柱产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产业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的优势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难以达到规模效应。因此,要解决这些难题,就不能简单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必须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集聚上下大功夫。努力改革和创新工作方式,在产业组织方式上实现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想法与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想法不谋而合。2013年,省委交给工信厅的改革任务共有七项,规划投资处承担了落实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推动吉林市产业示范区试点2项重点任务。在落实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方面,厅党组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全厅实现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目标的总抓手。按照厅党组要求,马毅同志先后起草了吉林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会同相关业务处室和地区,筛选出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同时,按照省政府和厅党组的要求,积极推动专项资金改革,整合专项资金向重点产业集群集中支持。在推动吉林市产业示范区试点方面,经深入调查研究和七次专题会议,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马毅同志起草了《关于在吉林市开展产业创新示范区试点的实施方案》,这些改革工作纷繁复杂,时间要求紧,理顺工作关系难度大,系统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马毅同志在厅党组的支持下,带领全处同志加班加点,全力推动,实现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这些改革工作如能全面实现工作目标,将对全省工信系统工作起到重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