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个人

为了那心中的事业

  他,26年来坚守在国防科学研究第一线;

  他,为了如约给学生做讲座,退了机票改乘火车连夜出差;

  他,积劳成疾,大病初愈却挑灯夜战撰写申报材料;

  他,也曾有过卸下重担,找个地方养身体、养老的想法;

……

他就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王晓鸣教授,现任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专家组成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弹箭专家组成员。

26年的坚守,只为“干些自己想干的事”

1978年,意气风发的王晓鸣考进了南京理工大学,但是出乎他的意料,自己所要学的专业竟然是弹药工程。这是一个具有危险色彩的国防专业,朋友、家人都曾劝他改行,可他觉得:国家设立这样的专业,就是因为国防建设需要,总得有人去做。

 

就是这个朴素的想法让他坚持了下来,而且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跟随我国著名的穿甲弹技术专家赵国志教授,从事穿甲弹技术研究,一干就是26个年头。

那几年,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行业萎缩,高校的国防学科与专业也面临危机,不少专业已经停办了。当年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转行,有同学劝他“别干了,就是当上了教授,一个月就千把块钱,弄不好还把命搭进去。跟我一起在计算机公司干吧……”

他们都知道王晓鸣很熟悉计算机,软硬件都能行。但王晓鸣已经从心底里深深地热爱上自己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他说:“还是干些自己想干的事好!”

是的,弹药研究中少不了野外靶场实验。野外杂草丛生、蚊虫叮咬的艰苦倒在其次,多次实验不得结果的枯燥以及爆炸实验的危险才是对研究人员更大的考验。然而,这并没有吓退年轻的王晓鸣,反倒让他更加坚定地树立了致力于军工科研、服务国防的决心。从1987年开始,他就与导师和同事一起陆续攻下了一个个科技难关:他参加设计的某弹药定型装备了部队,在穿甲弹技术方面,连续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合著出版了《杆式穿甲弹设计理论》专著。一个个成果的取得,使他成为我国兵器技术领域的青年专家。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显示,现代新军事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弹药理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王晓鸣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开始探索用信息化新技术发展弹药理论与工程,渐渐开辟了“弹药智能化”的研究之路。

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使南京理工大学弹药学科不仅在毁伤技术方向保持在国内领先的地位,也开拓了灵巧弹药新的技术方向,为我国新型弹药技术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接连承担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重点预研课题、国家重点型号等数十项高水平研究项目,先后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7项,有关弹药技术的一项军工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我对这个实验室有感情,对这个学科有感情”

有人说,王晓鸣在工作中是“拼命三郎”。大家尤其敬重的是,王晓鸣不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拼命,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更拼命。在高校,只有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平台,才能汇聚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保持这个单位在某一个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也才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一个“高地”。可这又是“公益性”事业,肯全力以赴,甚至牺牲个人利益去做的人并不太多。

王晓鸣就是这样的人。为了保持本学科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发言权,连续十几年,他积极参与弹药行业的各种规划、评估、评审和研究项目,主持弹药学科的发展规划和“211工程”项目建设。由于积劳成疾,他在2003年下半年被查罹患肾癌,切除了一个肾脏,几个月后,他又忘我地为学科争取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而投入工作。由于他还在治疗当中,身体并未恢复,医生叮嘱一定要保证睡眠,不能劳累。可这次建设事关整个学科的后续发展,他毅然决然地又承担了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连续奋战2个多月,圆满地完成了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论证,终于获得国家6400多万元的投资,用于所在学科的基础条件建设,为学校弹药工程学科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何勇教授常与他为学科发展的事情在一起出差工作,他回忆说:由于连续的劳累,王晓鸣曾晕倒在北京街头,可稍事休息又投入工作……

2007年,为了争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王晓鸣教授还是以学科利益为重,放弃了难得的去英国考察的机会。当时签证、机票已经办妥,隔日即将离境。但在得到要去北京汇报,与兄弟院校竞争智能弹药重点学科实验室的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出国行程。在北京,他赶写汇报材料到凌晨3点,建设项目汇报获得了原国防科工委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评分名列小组前列,直接通过审查,并最终获得批准。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挂牌后,他又从有利于实验室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年轻同志推到实验室主任的岗位,自己甘当铺路石。

一场大病之后,王晓鸣教授也曾想过,身体第一,是不是可以卸下行政、科研的重担,找个地方养老?但这个念头仅在脑海里停留了片刻便被打消了。他说:“我所在学科是兵器行业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当前正迎来大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可以说是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作为学科的骨干,我感到责任重大,更有一种压力和危机感。”思来想去,王晓鸣教授辞去了学院主管科技工作副院长的行政职务,回到教研室专心搞科研和学科建设。

“用自己的品行、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晓鸣教授是个科研能手,但他始终将自己定位在教师这个角色上,他用这样两句话来阐释自己对“教师”的理解:“除了要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品行、道德修养去影响学生,全心地关爱学生。”

所以,他总是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一次,学工处请王晓鸣教授为国防生做有关弹药方面的讲座。有出差任务的王晓鸣教授硬是把机票退了,在给学生做完讲座后,乘坐当晚的火车启程。

有一位研究生家庭极为困难,母亲一人打工,供姐弟二人读书。她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到处做家教,打零工。知道这个情况后,王晓鸣教授马上和同事商量,替她交纳学费和住宿费,使得她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顺利完成了学业。

2007年入学的博士生李伟兵,专业基础较薄弱,在进入论文期后,感到很吃力。对这位同学,王晓鸣教授在给予更多的关爱、鼓励的同时,在学习上加强指导,严格要求。李伟兵的第一篇论文,在他指导下,修改了7遍,历时2个多月,才被允许投递出去,并最终被录用。这些努力和成功,激起了李伟兵的信心和勇气,此后,他锐意进取,刻苦钻研,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有7篇学术论文在所在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1篇在本学科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2009年,李伟兵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而王晓鸣教授只是说,“李伟兵的所有成绩,都来自于他自己的努力自强。”

放手让学生去做,既要给压力,又要给方向。这是王晓鸣教授培养学生出成绩的方法。课题组有学术会议,他总是尽可能带学生出去开开眼界,拓宽视野。有一些分解后的单项任务,他总是放心地交给学生去尝试。“多和学生交流,和他们做朋友,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去影响年轻人,鼓励他们爱国家、爱国防、爱自己”,王晓鸣教授这样说。

多年的辛劳与付出,王晓鸣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014年上半年,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但是在得知学校要替他整理材料申报这项荣誉时,他却一再推托,学院党委书记袁军堂不断地说服,请他从学校的荣誉角度来考虑,他才勉强同意。不少熟悉他的人都说,王晓鸣是学校“献身”精神的真正实践者,他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国防科技与教育工作者献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而不计名利的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