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先锋事迹展示 > 集体

为了国家的需求

2013年9月25日12时37分,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响起。“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在浩瀚的苍穹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2004年的“试验一号”到2008年的“试验三号”,再到现在的“快舟一号”,一飞冲天的壮举,也将哈工大人的眼光和脚步延伸至更高更远的地方。

在创新中继续寻梦

现代微小卫星是高新技术集成的产物,和大卫星相比,具有更快速、高效、低廉和可靠的特性。发展试验卫星,是探索和推动航天技术和航天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最好方法之一,有利于推进航天领域自主创新和新技术成果转化。因此,发展微小卫星,不仅仅是哈工大人的梦想,更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

1997年左右,20多名来自飞行器设计、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组成了跨学科的科研“梦之队”。他们把学校的创新思想、人才优势和研究院所的工程经验及研制条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始了微小卫星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的研究。

“高校研制小卫星,探索、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是“试验一号”和“试验三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是“快舟”概念的提出者之一,担任“快舟”项目任务总师、“快舟”工程副总师。在他看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么多年来,哈工大小卫星团队从没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反而借助学校的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发展中谋求发展,在创新中继续寻梦。

从1997年到2013年,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研究计划支持下,曹喜滨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潜心近20年,集智攻关,寻梦而行,在微小卫星高性能、低成本、快速研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用成功发射3颗小卫星的事实出色地对当初的质疑做出了回应,并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哈工大在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

1997年10月,哈工大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充分的准备从国内众多单位中脱颖而出,“试验一号”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从此,小卫星团队一路走来的光辉岁月,每一步都镌刻了沉甸甸的责任,生动地诠释了哈工大精神中“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哈工大人培养了秉承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高校做航天工程,标准并不降低,都得严格按照航天规范来做。从“试验一号”卫星到“快舟一号”卫星,小卫星团队实现了“不带问题转入下一程序,不带问题转场,不带隐患上天”的目标,使试验任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在哈工大,卫星所被誉为一支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哈工大有团结一致干大事的魄力和大力协同的精神。我们的工作缺了哪一个人都不行,团队力量是成功的核心,这个团队最大的优势是有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曹喜滨如是说。

哈工大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铸就了哈工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从“试验一号”卫星到“快舟一号”卫星,学校的努力得到国家认可。“试验一号”和“试验三号”卫星分别成功入选2004年度和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作风过硬的研制团队

曹喜滨是卫星所的“主心骨”。他说:“卫星所最大的优势是团队诚实、敬业、踏实。团队同时还承担多项重大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大家勇于担当,任劳任怨,每个人都把自己融入团队中。”其实,声称“对别人要求很严”的曹喜滨其实对自己要求更严。“从第一颗小卫星到现在,曹老师付出的心血最大,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徐国栋说。

孙兆伟也是第一批参与小卫星研制的“元老”。从“试验一号”到“快舟一号”,他投入主要精力,带领张世杰、张锦绣、王峰等年轻教师默默做了大量探索性、创新性的基础和预先研究工作,为型号研制工作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出于工作需要,他留在学校主持日常工作,得以让同事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奋斗在第一线。

由于“特别能攻关”、“特别有办法”,徐国栋被誉为神机妙算的“智多星”。身为“快舟一号”总设计师,他尽职尽责。徐国栋“对年轻人好”在所里是出了名的。“模拟飞行测试期间,卫星需要连续不断电工作,为此年轻人们轮流值夜班守护,而他每天早上4点半前就来换班了。

孔宪仁负责热控系统和总装,同时还担任了副总指挥。华发渐生的他依然“身先士卒”,无论是卫星卸车,还是测试装配,抑或是协调进度,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现在年轻人挑起担子了。他们付出的多,面临的压力大,也更辛苦,更不容易。”面对采访,他把年轻人推了出来。

“我做小卫星,完全是兴趣使然。”负责电源系统和结构与机构系统的林晓辉表示,航天是自己的梦想,有机会从事这项事业很幸福。直到现在,他还挤出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国内外各种航天资料,不断给自己充电。如今,担任卫星副总师的他还在为本科生讲授《航天器总体设计》课程。

负责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推进系统的耿云海是小卫星团队里“最年轻的元老”,1998年正式加入刚成立的卫星所。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很聪明,做事情很稳,不容易出错。”耿云海对学生就像对工作一样认真负责,只要在学校,他都会坚持每周去参加学生的学术讨论会。

负责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李冬柏被曹喜滨称之为“未来的总师”。上颗星的时候,李冬柏10月2日刚举办完婚礼,10月3日就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起自己的工作。“亏欠家人太多了,我非常愧疚。”李冬柏有些感伤,但他又说,不光是我自己,所里的人都这样。

为了上颗星,负责软件系统的陈健错过了儿子的出生和满月。如今,他又错过了儿子的成长。虽然家人理解,但陈健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不过他说,工作有苦有乐。如果每个人没有体会到乐趣,做下来还有什么意思?卫星中心计算机软件是我的梦想,我会做得更好。

董立珉2008年读博期间留校,负责“快舟一号”的测控和数传系统。在集中写毕业论文那段时间,为了不耽误工作,董立珉整整半年没有在一点前睡过觉。凭着顽强的毅力,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还于2012年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

负责“快舟一号”测试系统的李化义表示,自己的压力主要在任务前期。必须在进场前将各个分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测试出来,完全搞清楚,尽快解决掉。由于表现出色,到发射场后,李化义被委任为指挥大厅卫星测试指挥。

李晖主要负责“快舟一号”任务的协调调度,平时执行实施卫星所里的工作安排以及管理、保密等相关事宜。“李晖很辛苦,也很不容易。需要司机的时候他就是司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他都会站出来帮忙。”李化义如是说。

刘源协助副总指挥孔宪仁负责卫星环境试验,协助林晓辉负责结构与机构系统。“报到第一天,孔老师找我谈话说,现在任务比较重,没时间让你学习和适应。”他表示,直接上手还是觉得压力很大,许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都得现学现做。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在重大节点,党支部都要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在卫星技术研究所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今卫星所70%的人都是共产党员,这么多年潜移默化,一支作风过硬的研制团队早已炼成。卫星、航天,已成为哈工大小卫星人心之所系、情之所牵、生命中最不能割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