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作

当前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智能制造相关工作 > 地方工作

山东省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6-12-30 09:52    文章来源:装备司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正面临高端产品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中低端产品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急需加快转型升级保持竞争优势。在这个关键窗口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落实了“中国制造2025”的总要求,抓住了工业提质增效升级的“牛鼻子”,为各省市、各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打造了样板。山东省积极落实部里的工作部署,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1.  山东智能制造发展总体概况

山东省是工业经济大省,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在部里大力支持下,在国家确认的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山东省有15家企业的项目名列其中;2011年实施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以来,山东省共有26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得立项,获得国家财政资金5亿元。总体看,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智能制造快速发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省两化融合评测中心统计,2015年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由2014年的54.52提高到56.44,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积极性高、成效显著。潍柴动力通过智能制造可使企业每年节约电能20%左右、试车车间节约柴油消耗成本约2000万元;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研发效率提升25%、试车返工率由3.8%降至1.2%,综合效益明显。如意科技集团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工艺车速提高了30%。威达集团实施生产线升级计划,将原有的110条传统夹具产品生产线改造成50条智能自动化夹具生产线,产能提高13%,产品一次合格率从82%提高到98%以上。

2)智能装备支撑基础较好,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山东省在汽车自动冲压生产线、车身焊接机器人、纺织印染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机器人关键技术-RV减速机、智能仪器仪表、控制软件、控制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并成长起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竞争力和知名度较高的优势产品。如,济南二机床自主研发的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汽车冲压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美国;迈赫机器人公司“柔性化汽车车身总成焊接机器人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的涂装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已在北汽、潍柴、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企业应用,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越来越高。

3)部分行业智能制造优势明显,设计仿真能力快速提升。山东省橡胶轮胎行业自动物料输送称量配料系统、子午线轮胎自动成型系统、检测及数据处理系统、轮胎企业管控网络系统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销往欧洲、美洲、亚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青岛软控的轮胎智能制造技术被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选用,发展前景广阔。山大华天软件拥有三维软件内核技术,具有自主版权的三维CAD/CAM软件以及生产管理软件CMMP(协同制造管理平台)/WMS(仓储管理系统)/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可提供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浪潮集团拥有强大的超算和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支撑。

4)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创新平台支撑能力较强。目前,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4家,科研院所积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省科学院在机器人及制造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用传感器、检测方法及装置方面具有优势,借助计算中心超算平台和工业云平台,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设计、仿真及优化。山东大学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家数控机床专项承担单位。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拥有数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机床及通用机械质量监督检验站、数控机床行业技术中心和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信息中心,可为全省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成长起一批行业智能制造典型企业。涌现出潍柴、济南二机床、浪潮、海尔、海信、山东华天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出了赛轮金宇、泰山玻纤、山东康平纳、红领集团、山东威达、山东云科技、山东东岳、九阳股份、歌尔声学等一批轮胎、新材料、纺织印染、服装、机械制造、云服务、化工、电器、智能产品等领域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为实施智能制造探索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2.  山东支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及推广示范情况

1)营造发展智能制造社会氛围。2015年国家开展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后,山东省及时组织新闻媒体对8家试点示范企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集中报道,增强社会对实施智能制造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016年初,省政府在青岛召开“互联网+制造”现场会,推广青岛海尔和红领集团智能制造模式;省政协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作为年度2大专项协商议题之一。目前,在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的带动下,山东省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制造思想认识统一,形成了发展合力。

2)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为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7月份,山东省依托康平纳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印染行业率先启动了带动提升行动,在全行业推进印染车间智能化升级。在现场会上康平纳与如意纺织、东方地毯等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推广康平纳智能制造模式和印染行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带动省纺织印染行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

3)推进合作交流。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对接国际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提升技术水平。帮助智能制造企业与德国西门子等技术输出企业进行接洽合作,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目前西门子山东省洽谈项目有40多个。

3.  山东推进智能制造的主要政策及效果

山东省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注重政策引导、项目推进和基础支撑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三个注重”的推进体系。

1注重政策引导

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并制定了高端装备等22个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引导和支持企业在生产、服务各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后,省政府又及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进行了明确定位。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家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包括《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德国工业4.0等内容,举办了4期企业家赴国外专题培训。经过政策引导和专题培训,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热情逐渐高涨,智能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2注重项目推进

2015年,在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中,开展了数字化车间示范建设项目,财政支出专项资金3383万元,支持了13个项目。今年,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财政政策专项中,开展机器换人、总集成总承包等专项,加大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智能装备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印发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省试点示范行动,探索建立有效的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实施智能制造。

3注重基础支撑

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大创新应用力度。自2009年以来,山东省共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58个,其中智能制造装备499个,奖励资金达7510万。在国内率先建立首台套及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机制,对生产企业给予保险费用80%的补助,已对53家企业的55种首台套产品给予保险补助资金32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与应用。推广两化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编制发布了4批《两化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导向目录》,共267个项目,其中两化融合先进技术133项,先进适用装备121项,新模式13项。促进智能制造装备集聚集约发展。自2010年以来,共培育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5家,产业园区45家,涵盖了智能制造装备等22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济南积极打造“智能装备城”;青岛建设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4.  山东推进智能制造下一步工作

山东省将以1+3”推进体系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即以《山东省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纲,加快落实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方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软件开发,加快发展典型智能制造装备,探索培育重点行业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智能制造培训力度。借助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平台,积极开展智能制造专题学习研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当前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增长潜力、实现路径等问题的认识。贯彻落实山东省《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企业家培训五年规划,加快组建“山东省企业家网络学院”,将智能制造作为企业家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深化企业家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发挥好企业家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主体作用。

2)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聚焦重点制造领域,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分类开展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6个方面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既对各行业各种智能制造模式进行培育,也为国家试点示范专项储备项目。

3)继续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N”带动提升行动。主要是组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结对子,进行智能制造新模式辅导,发挥典型企业龙头带动和帮扶作用,推动行业提升智能制造整体水平。集中复制推广海尔、潍柴、红领等企业生产模式,示范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售后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创建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4)实施智能装备产品赶超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快研制推广对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的首台(套)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着重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重点推进机械、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民爆、食品、医药、造纸、包装等制造领域高端装备自主化、成套化、智能化。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着力突破高档伺服、智能数控等共性技术和各类关键功能部件、高性能材料等,提高铸锻、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水平,发展数据采集、核心算法等工业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和数字化设计、仿真分析等自主配套软件。

5)创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积极打造“山东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和“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加快建立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机器人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配置,增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互动,助力智能制造发展。

6)实施专业人才队伍培育专项行动。与教育、人社等部门加强协调,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智能制造优秀人才,增进国际交流学习,建立培训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的常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