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娄底市深入开展“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行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扩大产能和有效投资,帮助重点骨干企业“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四链融合”,实现稳投资、稳预期、稳增长。前三季度,娄底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全省增速2.7个、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增速1.8个百分点。
一、早谋划早部署,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针对市场需求疲软、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总结往年“万名干部联万企”“助企纾困增效”的工作经验,建立常态化帮扶推进机制。一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建立“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工作专班机制的通知》,由市委书记、市长统筹负责,定期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高质量发展指挥部会议、工作讲评会进行调度跟进,全力推进。二是制订了《“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工作考评细则》,将行动纳入全市重点项目考核表彰,建立了“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和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组建工作专班,由市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成立了由工信、发改、商务、住建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市级工作专班,具体由工信局负责日常调度推进工作,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专班。
二、实现企业全覆盖、帮扶全方位。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主动出击”入园区、进企业助企纾困。一是按照“一企一专班”要求,建立纾困扩能招商工作帮扶专班,在全市选择了200户龙头骨干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由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帮扶,其他2000余户企业由辖区县市区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专班联企帮扶,在全市范围内选优配强选拨了5200余名干部深入企业帮扶,将涉企服务从末端向前端前移,实现了对全市2261户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建筑企业和批零餐饮业企业的全覆盖,为企业送政策、优服务、解困难,并在扩投资、助招商全方位发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邹文辉带头帮扶涟钢集团,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对涟钢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交办督办,长期困扰涟钢发展的物流通道、周边环境等8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市县两级分别举办了专题业务培训会,着力提高帮扶队员政策理论水平,让帮扶队员能帮、会帮、善帮。市工信、发改、人社、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将各自领域的最新政策进行汇编、印制成惠企政策口袋书,发放给全市规上企业和帮扶队员,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此外,结合省“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组织专题培训和政策解读,向各县市区和企业发放“两重”“两新”相关政策汇编资料,助力工作开展。三是做好结合文章。将“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行动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营商环境攻坚行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等中心工作全面贯通、全面安排、全面部署。
三、构建“专班吹哨、部门报到”问题解决闭环。建立定期信息调度制度,对企业困难诉求闭环处理。一是建立问题清单、技改扩能清单、招商引资清单三个清单,利用政务窗口、热线电话、服务平台、政企微信群和上门走访等多种渠道,及时梳理企业、群众问题诉求,高效推动问题解决。每月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和动态更新,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督促和反馈上报。二是建立了“专班吹哨、部门报到”问题包干闭环处理机制,按照“收集哨源—专班研判—专班吹哨—部门应哨—结果反馈—跟踪督办—综合评价”七步工作法,形成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时时监督的闭环工作体系,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帮扶工作新格局。三是加强问题督办交办,市工作专班以“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走访企业,对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调研走访企业、帮助解决问题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掌握了解,发出了四期工作情况通报。通过市营商环境办交办了24个需市级部门层面解决的问题,向县市区推送交办了320个共性问题,并对问题解决进行了跟踪回访,做到交办的事项件件有回应。截止9月底,“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专班在全市累计收集交办企业反馈问题1436个,其中1326个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办结率达92.3%,一些共性、难点问题正由市级层面统一研究、逐一解决。同时,结合“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对“四上”企业进行全覆盖再走访,多渠道收集问题200个,并通过市级服务专班及市营商环境办全部进行了交办。截止9月30日,已完成129个问题的办理,问题解决率64.5%。
四、抢抓政策机遇,促进企业扩能升级。抢抓国务院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省“智赋万企”行动等契机,突出“两重”“两新”相关政策落实工作,助力企业扩产、扩能。一是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企业恳谈会、业务培训会、实地走访以及“政策超市”等形式,构建市县一体、线上线下整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网,直接面对企业宣讲政策,做到政策宣传“快”、问题解决“实”、帮扶服务“优”。在市县各媒体统一开设“四上”企业纾困扩能招商专栏,聚焦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典型事例,积极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广泛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厘清了需求底数,建立了设备更新项目库、贷款需求目录库和名优产品目录库。向上级部门早沟通、早汇报、早争取,工信部批准的第一批设备更新贷款需求白名单中,娄底设备更新企业54户、项目62个,设备投资额45.8亿元、排名全省前列;向省工信厅申报第二批设备更新项目139个,设备贷款需求总额158.9亿元;大美智造、华菱涟钢、电将军、湖南利钢等19个项目获得工业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项目支持,数量和金额均排名全省第一。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引领下,全市目前正在开展技改扩能企业344户,计划总投资405.47亿元。三是强力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我市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推动首批120余家试点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截止8月底,全市新推进企业上云4321家、上平台678家,新打造智能制造企业82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16个、智能工位801个,整体进度排全省前列;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