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对推动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建设进行了顶层谋划和系统部署,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更好发挥新材料和大数据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作用,加快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准时代脉搏,引领新赛道转换先机之举
面对智能化时代引起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和研发范式变革,叠加新材料极具技术和市场的两个不确定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国家数据局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部署,以新材料大数据开发共享创新为主攻方向,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数据中心框架,建立材料数据流通应用、数据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保障等体系,形成数据管理共享机制,构建技术创新和应用生态,以“设计书”勾勒出数据中心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一系列谋划和举措,是充分发挥我国新材料产业基础厚实、数据规模庞大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快形成新材料大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产用衔接模式的“夯实之举”;是助力我国新材料原始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实现应用牵引的“务实之举”;是培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引领之举”。
二、紧跟国家部署,构建金属材料数据应用体系
面向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中国钢研集聚创新资源和优势力量,构筑金属材料产业链数据矿山。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按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思路,从底层技术出发着力解决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难题,对70余年积累沉淀的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建立起中国钢研金属材料数据开发应用体系。数据层面,已建设面向场景的材料数字化共享平台、特种钢铁材料数据云服务平台、高通量材料数据工厂等数据资源基础,形成了金属材料产业链数据矿山。方法层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材料全产业链、全生命期数据服务模型”,解决企业间数据共享的数据产权归属、异构数据查询、节点间数据发现等3个障碍,被誉为“目前为止工业领域最为原生态、最为落地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工具层面,自主开发了材料多尺度计算平台、冶金知识模型库、钢研冶金视觉模型等,围绕材料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全链条整合开发,形成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模式、产用衔接模式,为大数据面向行业应用注智赋能。产业层面,组建了专业化运营单元,以材料大数据和定制研发为重点,为中高端材料用户提供研、产、检、造、用全产业链商业化服务,目前已实现自我造血和良性运转。特别是,我们已会同国内优势单位承建数据中心主平台,将合力围绕新材料研发和应用速度提升,加快补齐材料短板,支撑好“材料先行”,助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更好贡献中国钢研经验和力量。
三、抓实抓细举措,加快形成数据资源应用生态
下一步,中国钢研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发挥承建数据中心主平台优势,抓实抓细《建设方案》,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优化数据流通体系、强化新材料数据应用生态任务落地,形成数据资源开发应用的生态。
一是从“实”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明确建立中心主平台、数据资源节点等架构体系任务,中国钢研将系统支撑建好基础设施。既要会同合作单位加快启动主平台建设,积极支撑和推动《建设方案》明确的建门户、出标准、定规则等任务实施。又要有序推动和承接数据资源节点建设,扎实推进数据开发与应用,加快形成金属材料领域更广阔的数据矿山,共同构建材料产业链数据资源化、资源汇集、融合应用的基础保障体系。
二是从“优”构建数据资源流通体系。《建设方案》提出通过优化提升标准规范等任务构建数据流通应用体系,中国钢研将持续贡献经验力量。一方面,基于数据中心架构,多渠道推广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材料全产业链、全生命期数据服务模型”,切实解决数据共享的产权归属、异构查询、数据发现等障碍。另一方面,更好借助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联盟(CSTM)等渠道,全面加强与国家标准制定机构的衔接,夯实材料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同时,加强与有关方面合作,用好现有数据安全防护、加密传输等安全技术,开发数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共同构建一站式材料数据资产管理与可视化监测体系。
三是从“远”形成数据资源应用生态。《建设方案》提出实施应用示范,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公益服务,中国钢研将发挥独特优势构建数据资源应用生态。应用示范方面,围绕市场所需,瞄准材料数字产业化业务,加快开发材料产业链数字化产品,支撑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落地示范,加快推动有关产业单元建设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培养方面,以研究生院为重点加快培养材料和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加强工程硕博培养试点中材料数据人才布局,夯实材料数字化人才队伍。公益服务方面,更好发挥行业第三方地位,以国家新材料大数据联盟为重点,通过“小核心、大协作”模式加强协同联动,加快推出一批面向行业的赋能服务和产品。全面加强与全国材料和装备产业链大数据资源共享与应用,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