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根据《江苏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7〕22号)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对2017年度全省70余家社会责任建设试点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
从综合评价初步结果看,本次评价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并融合了当前各类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指标,较为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江苏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整体水平,遴选了一批典型企业和优秀社会责任报告,对于引导江苏企业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参与企业更好地与当地法律、社区融合,打造江苏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社会责任绿色通行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内领先。综合评价指标以《江苏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基本指南》为基础,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涵盖创新发展与质量保证、协调发展与和谐关系、绿色发展与安全环保、开放发展与诚信共赢、共享发展与公益慈善等五大方面,并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了全面对照。该指标是目前国内首个融合新发展理念、对接国际标准的地方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同时,综合考虑江苏地域经济和产行业发展特点,设置了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和优秀企业等加分项目,使评价更具有适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依托13个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重点对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纺织、通信等领域的企业进行宣传发动,将企业自主申报与基层部门审核推荐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在企业自主申报、基层部门审核、信用征询、调查走访、现场核查、专家测评等6个环节的基础上,增加了问卷调查、电话访谈、重点纠偏等3个补充程序,历经几上几下、充分沟通,最大程度地保证评价的全面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评价中更加注重对实质性绩效成果的考量。既考察企业采取的措施,也注重对所取得成效的评价,如资源节约指标,在评价企业节能、节水措施的同时,通过能耗强度、耗水密度等量化指标考察企业节能节水措施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企业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例如对于制造装备升级、污染物排放等服务型企业不适用的指标,采用得分率的计分方式进行评价。经过本轮评估和对标,指标适用率达90%以上。同时,注重引入先进领域的社会责任理念,如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倡导企业关注其整个产业链上的社会责任,对于参评企业改进社会责任表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地址: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邮编: 10080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标识码:bm07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