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
政策措施
|
动态信息
|
典型案例
|
专家观点
|
新闻评论
|
地方工作
|
试点示范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企业信息化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情况
发布时间:2009-04-13 13:20 信息来源:信息化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徐工集团总体情况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十九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16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91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96位,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是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突破300亿元,年实现利税20亿元,年出口创汇突破5亿美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2008年有望突破400亿元,出口创汇预计突破7亿美元。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全国第15位。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近百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
徐工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要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进入工程机械跨国公司前10名;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二)徐工集团主要产品
徐工集团拥有22大类,100多种工程机械产品,如工程起重机械、筑路机械、路面及养护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旋挖钻机、挖掘机、装载机、高空消防设备、特种专用车辆、重型卡车、工程机械专用底盘等系列工程机械主机和齿轮箱、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等基础零部件产品,大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其中70%的产品为国内领先水平,20%的产品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
二、徐工集团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信息化基本情况
徐工集团极其重视信息化工作。集团董事长王民同志担任信息化领导委员会主任和信息化推进委员会主任,把信息化工作列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列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工集团是国家“863”计划CIMS重点推广应用企业和国家“863”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拥有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试点企业。
集团所属单位均建立了ERP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客服系统、研发管理系统等涉及集团各个经营环节的信息系统。集团累计投入信息化资金1.5亿元人民币,为集团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徐工集团通过CIMS一期、二期工程及国家“863”机器人主题项目、国家“十五”“863”一期重点项目“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工程”、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机群智能化路面施工机械”等项目的实施,采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明显提升了集团的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在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独树一帜。
“九五”期间,徐工集团在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专家组的帮助下,从机器人化产品和现代化管理两方面着手,在徐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徐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徐工机器人化工程机械现代集成制造应用工程”,并成为国家“863”计划CIMS重点推广应用企业和国家“863”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
作为“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唯一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对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国机械制造行业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十五”期间我们结合国家“十五”“863”一期重点项目“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的研发带动了产品技术的全面提升。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综合运用了数字化技术、有线/无线数据自动交换技术、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线检测、CIMS技术和优化调度等先进技术,促进工程机械行业和工程施工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代表了当今工程机械技术和施工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代表了现代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和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项目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一些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徐工集团的主机产品,并取得了实效,并于2002年12月17日通过了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
项目的实施涉及了铲运、压实、路面、起重等多种典型工程机械,在各类工程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等)上均可推广应用,本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单机产品,将促进单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与技术水平提升,提高单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目前已经研发成功的部分单机关键技术,如起重机下车自动调平技术、注油集中润滑系统等,已经应用于登高消防车、摊铺机等产品中,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005年以来,该项目在徐工集团所有主机产品上得到推广应用,将使徐工集团产品技术水平产生一个飞跃,企业经济效益也将会大幅提高,所研制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和铰接式自卸车是国内首创的高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已受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
在完成“十五”863一期“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研究课题后,2003年初徐工集团又向国家科委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工程”的课题项目,并获得立项,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有线/无线数据自动交换技术、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线检测、控制和智能误差补偿技术等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工程机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开发出涵盖装载机、搅拌站、大型自卸车、摊铺机、压路机及汽车起重机等大型施工设备的智能化机群。
采用本课题智能技术的主机实现了产业化目标,达到5000台生产能力,2005年12月底累计销售25亿元。
该项目已于2005年4月 20 日通过了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对促进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工程机械行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于2005年在江苏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开始实施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机群智能化路面施工机械”,获得省科技厅1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十一五”以来我们把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作为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的重点,对智能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智能化摊铺机、智能化振动压路机、AT系列沥青混凝土转运车、PDS系列智能智能控制器、智能化路面施工机械服务监控中心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了智能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进行智能化摊铺机各控制模块的协调控制软件及硬件开发;智能化振动压路机振动参数的在线检测和分析、适合机群化的智能化单机控制系统研究、压路机行驶与起停振过程的协调控制技术;在智能化路面施工机械服务监控中心的建设中,基于Web工程机械的远程服务监控系统集成了当今先进无线定位技术、GSM/GPRS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Web GIS、及Web MIS等于一身的高技术产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工程机械的定位与实时监控;(2)历时轨迹的查询与管理;(3)电子地图的编辑与管理;(4)信息查询;(5)系统维护,包含数据库管理,用户管理等管理员级的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控制器等关键基础元件,掌握控制系统的底层技术。
(二)徐工信息化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情况
徐工集团建立了信息化领导委员会、数据管理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均由集团主要领导负责。
集团设有专门的信息化与管理部,负责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负责集团流程管理,负责集团产品信息化管理,把管理系统与管理流程融为一体,突破了原有的信息中心职能。
集团所属各子分公司均有独立的信息部或计算机研究所。
集团信息化人员实施复合型人才管理,各部门均有专业熟练、IT内行的复合型人才。信息部专职人员与生产、经营各岗位实行交换制,大胆提拔任用具备复合条件、有意愿的IT专业人才到采购、生产、营销等管理岗位,寓信息化与管理岗位于一体,同时,不断吸收外部新鲜力量,补充IT队伍,保持80多人的专业IT团队。
集团各级管理人员均接受信息管理培训,主要是以操作培训为主,IT人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接受专业机构和软件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网络、软件开发平台等方面的培训。
(三)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设备、企业管理、综合集成、电子商务等关键环节信息化情况
1.在研发设计方面,徐工集团实现了信息化。规范设计流程、规范编码,实现工程图文档管理、流程管理等,并与CAD、CAPP、CAE、CAM、ASP、MRPII等系统集成;开发并建立了基于ASP模式的网络化服务系统XG-ASP,提高了对用户快速响应和服务的水平,加速了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开发,加快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升级换代与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与生产成本。
2.在生产方面,集团所属各子分公司均拥有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调度、材料采购、分销管理、财务与成本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3.在企业管理方面,集团建设了网站、协同办公系统、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子系统等。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建设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评价系统等,徐工科技股份公司建设了物流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
(四)企业信息化绩效情况
1.信息化提升产品开发能力
随着“863”项目的推行,徐工集团开始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将其有效集成,以方便企业生产线正确而快速地交换技术信息和生产管理信息。
徐工集团在技术中心和各主机厂建立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工具为基础的设计环境,并采用美国PTC公司PRO/E三维设计系统,PDM系统,建立了基于PRO/E的CAD/CAE/CAPP/CAM/VASS分析系统,并与MRPII实现了集成。
徐工集团利用专业CAD系统进行基础零部件选择计算、寿命分析等计算。同时基于PLM系统进行数据管理,为有限元分析、虚拟装配、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产品可视化等共享信息提供支持;对于关键产品及其零部件,徐工集团采用数字化建模,为虚拟样机提供必要的模型。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徐工集团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周期。
2.机器人和机群智能化项目对产品水平的提升
随着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徐工集团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徐工领导层认识到潜在的危机,认为只有开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拳头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使徐工的产品迈上一个新台阶,徐工集团结合国家“863”“机器人化工程机械现代集成制造应用工程”的子课题,以沥青混凝土自动摊铺机、智能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机器人化装载机三个典型产品为对象,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磁比例控制技术、车辆负荷传感自动变速技术、超声波料位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对以上三种产品进行全面技术升级,部分实现智能化,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专利,随着“十五”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十五”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在徐工集团派生出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例如,机器人化装载机的成果可以应用到几乎所有规格的装载机产品改造上,同时还可将成果推广应用于平地机、压路机、稳定土拌和机上,从而可以形成系列新产品;通过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老产品的改造以及与其它产品的嫁接和改造,使得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加显著,推动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
3.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和取得的成效
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优点,在于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先进管理拉动企业发展。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在徐工集团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产品开发手段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集团信息化建设和所取得的成效,徐工集团对信息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辅助部门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部门。集团领导已经把信息化工作列为集团工作的重点,一把手直接领导,亲自抓。集团把信息化视为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集团董事长王民同志讲:“集团信息化的成败决定着集团发展战略的成败”。集团要真正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令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哪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
4.信息化建设也真正为徐工集团创造了效益
增加产量、缩短制造周期、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工效。CIMS工程的实施,特别是MRPII应用,理顺了生产关系,保证了现有资源的充分使用,使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司主导产品产销量连创历史最好水平。
CIMS工程的实施规范了产品开发流程,规范了编码,文档出错率减少了50%。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大大提高了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为客户化产品开发与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CAD/CAPP/PDM/MRPII的紧密衔接在企业内部实现了资料共享,与MRPII的集成更使设计能够很快在生产系统得到反应,MRPII的集成控制使生产系统能快速、准确且有条不紊地进行客户化生产。
ASP网络化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使得对用户服务的及时有效性提高一倍,用户调查显示满意度提高了4.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了20%,为快速响应用户服务提供了支持。
5.有利于企业人才培养
徐工集团始终将员工认识与素质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在几期“863”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培训、培养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即:掌握CIMS哲理,能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管理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能把握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技术人才;以产品设计制造为主,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于产品设计制造的复合产品设计人才。形成了一支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般业务人员的应用队伍,同时形成了一支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推广、培训的专业人才队伍。
6.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九五”CIMS工程的实施和“十五”“863”项目的完成,“十一五”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把先进制造原理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推动了整个徐工集团的技术进步,同时也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工程机械智能化机群引导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跳出了低水平低价竞争的怪圈,使得国内工程机械有了参与工程机械国际竞争的实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徐工集团制定了十多项企业标准与规范,获得专利授权240余项。
信息化建设使企业尝到了甜头,信息化不仅改变了徐工,提高了徐工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使徐工人员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逐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技术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徐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建成国际知名的一流企业,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徐工集团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
信息化人才对于徐工集团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IT队伍是企业面临的难题。由于企业不是软件企业,不是研究所,企业信息化具有阶段性,具有实用性,不可能天天创新,日日变革,如何平衡自我学习和工作实践是企业IT人员的难题。既不能天天采用实践最新的技术,又要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又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知识。另外,企业IT人才的待遇与外部市场的价差以及在企业内的职业发展瓶颈,都影响着IT队伍的建设和使用。
尽管徐工集团为IT人员打通了通往管理岗位的通道,但还要看IT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否胜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2.系统与流程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与流程实现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何能有效地与管理流程相结合,尤其是有些流程处于变动之中,这是对我们的挑战。
3.自我开发与外包的两难选择
优秀的工程机械企业的核心是优秀的产品,不是优秀的软件开发能力。但是,IT系统尤其是软件产品均存在个性化的需求,而企业自我开发的人才队伍、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又是难题,所以如何平衡自我开发和外包是我们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
(六)徐工集团信息化下一步工作打算
集团2008年7月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了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计划实现集团级的统一的经营、财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人事等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徐工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建立健全决策支持体系、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体系、成本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用户快速反应体系,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企业信息门户,全面提升集团信息化的竞争优势。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04000001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