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 政策措施  | 动态信息  | 典型案例  | 专家观点  | 新闻评论  | 地方工作  | 试点示范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区域信息化
 
工业信息化典型案例(001):[节能减排信息化类]-北京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09-04-21 16:41
 

        一、近期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回顾

为落实北京市委常委会第 25 次会议关于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 2008 3 月,由北京市信息办和北京市发改委共同牵头,联合市科委、市环保局、市工促局、市建委、市统计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成立了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信息办推广应用处),同时与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并确定了由市信息办组织编制《北京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项目汇编》(第一批)(以下简称《项目汇编》)重点工作。

《项目汇编》旨在展示和宣传我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向社会介绍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为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提供支持。根据我市节能减排需求和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发展,滚动推出,分批颁布。

《项目汇编》编制工作自今年 4 月启动,历时半年完成。列入汇编的项目经社会征集、专家评审、部门审核的方式产生。

1 .社会征集阶段 2008 5-6 月)。 5 月中旬,工作组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北京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征集工作的通知》,对项目征集的范围、程序和相关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通知下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京报、新华网、中国能源网等媒体及相关网站主动进行了报道或转载。至 6 月中旬,共征集到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 60 余项。

2 .专家评审阶段 2008 7 月)。工作组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节能产品评审委员会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综合考虑候选项目的节能减排效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需求,评选出入选项目 38 项,形成《项目汇编(第一批)》(征求意见稿)。

3 .征求意见阶段 2008 8 月)。征求意见稿提交到联席部门征求意见。按反馈意见修改后,《项目汇编(第一批)》形成正式稿并印刷成册。

4 .对外正式发布 2008 10 月)。《项目汇编(第一批)》在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上节能正式向社会发布,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度关注。

《项目汇编》共编入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共 38 项,其中节能减排信息技术 10 项、节能减排信息产品 9 项、节能减排 IT 应用方案 19 项。涵盖工业节能、农业节能、建筑节能、节能减排支撑性平台、通用型技术产品等多个领域。

《项目汇编》为推动我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 2009 年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北京市 2009 年“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拟考虑如下:

(一)以信息化推进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

1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对于高耗能行业,以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能源利用综合平衡调度、制造执行系统( MES )、集散控制系统( DCS )、变频调速、信息集成等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工作。

对于高污染行业,以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资源循环利用、制造执行系统( MES )、集散控制系统( DCS )、模糊控制、信息集成等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为重点推进减排工作。

对于高耗水行业,以智能测控终端、智能计量仪表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推进节水工作。

2 .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办公的节能减排

发挥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市级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全面推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办公节能减排,以网络化协同办公系统、 LED 新光源、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配电节能系统、节能型计算机服务器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3 .以信息化促进公共设施和市民生活的节能减排

选择若干重点区县为试点,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减排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以应用水电气行业管理和分析软件、远程传输设备、智能测控终端、智能计量表等信息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实现供水、供电、供气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同时在市政工程中通过 LED 新光源等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推进节电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改变市民观念和市民生活方面的突出作用,整合多个信息技术平台,加大对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节能减排意识。

(二)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相关信息系统

1 .整合构建节能减排检测和监控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区域性和行业性信息采集、监测和管理系统,通过改造、扩展、集成和提升等方式,推进全市节能减排检测与监控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完善,特别是要建设和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实时采集、监测、评价和控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的信息平台。

2 .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举报与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社会监督和环境执法的需要,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举报受理信息平台,形成全社会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浪费企业的监督,加强全市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浪费现象的处置能力;搭建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信息服务系统,满足废旧物回收、交换和再利用的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

(三)加快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引进

以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市节能减排中的广泛应用为基本着眼点,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和产品,重点是资源优化和循环利用、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行业性制造执行系统( MES )、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 DCS )、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技术、企业能源管理及调度系统、城市物流信息网络化集成管理技术、 RFID 、城市水电气自动化调配和网络化管控一体化技术、 三废 综合利用管控技术、 LED 光源等技术和产品。

(四)建立和完善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机制

1 .建立和完善申报制度

建立全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申报制度,组织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接会,促进关键共性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 .建立和完善引导机制

编制和发布《北京市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对列入目录的项目择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优先推荐申报 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 等相关项目资助。

3 .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加快建立能够反映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要求的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全市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实行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把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04000001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电脑版网站 阳光小信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地址: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邮编: 10080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标识码:bm07000001

京ICP备04000001号-2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