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信息产业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加速全省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我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尤其是
2004
年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逐步完善
一是信息化传输网络逐步完善。
全省基本建成一个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门类齐全、高速率、大容量、遍布全省城乡的基础传输网络,具有视频、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传输能力。目前全省电信用户总数达到
3291
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
1482
万户和
1809
万户,普及率分别为
41.65%
和
50.84%
。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数据业务用户达
876
万户,全省互联网网站总数、网民总数、域名总数均进入全国前列。
93.0%
的企业有网络出口,
30%
的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二是信息化推进队伍不断壮大。
已经形成了一批整合了众多软件产品,融合了各成功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一批能充分把握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善于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国情进行自主研发的软件提供商;一批能为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化服务商。
三是信息化应用层次和范围不断扩大。
与前几年相比,企业信息化的应用逐步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过渡,技术应用也逐步转向集成与综合,数据共享度有较大的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有较大提升,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传真、企业邮箱、短信群发等更多、更便利的信息化小产品在更多的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明显的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已初步发挥作用
前些年我省重点扶持实施上百家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发挥了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效应。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示范项目的作用逐步减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逐步为企业、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近两年来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重点推进一批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达到了“扶持一个,带动一批”的明显成效。“数字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
-
商务领航发展迅速,至
2007
年底,全省使用商务领航的中小企业
6
万多家,占全省
20
多万家中小企业的
30%
,在平台上运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已有
30
多种;福大自动化公司协同上游
300
多家工控行业制造商为全国
2
万多家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工业自动化、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服务,效益显著;福建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已为
287
家医疗机构和
242
家药品配送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接,完成网上药品采购额
58
亿元;福建省塑料管道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陶瓷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平台、厦门德茂信息技术公司承担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也取得明显效果。
(三)电信运营商主动融入企业信息化建设
各电信运营商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海西信息化建设,信息服务的领域由传统个人话音服务不断向为企业提供综合化、宽带化、多媒体的数字数据通信服务拓展。如:福建移动已为全省超过
300
万个用户提供“银信通”业务,为近
4
万家企业提供“企信通”行业信息化应用,为
2
万多家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通”终端定位服务;福建电信通过“商务领航”为
6
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福建联通大力建设福建省企业信息化无线综合服务平台、“宝视通”电视会议系统、“平安信息化”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项目,不断拓展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福建网通建成了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数据以及信息化应用服务;福建铁通以“商务新动力”客户品牌为核心,积极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目前已发展用户
500
多家;福建卫通大力推进卫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实现了卫星导航定位监控平台与省交通厅大平台的联网对接。
(四)闽台企业信息化项目对接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初步统计,全省已有
20
多家台资信息化服务商落户厦门、福州等地。通过闽台两岸软件行业协会牵头,
2006
年签署了《闽台纺织产业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书》,一批企业信息化服务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如,台湾汉门与福州易达信联合创办了福建汉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纺织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首批在长乐市
15
家纺织企业进行的信息化改造顺利进行,实施效果明显。
(五)企业信息化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推进
一是制订了《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十一五”规划》和《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全省推进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开展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资质认定和建设监理资质认定工作;三是通过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专业公司、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采用培训班、专题讲座、自学考试等形式,对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受训人数达
10
万多人次;四是相继举办了“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宣传月”、“信息化助力海西经济区建设高峰论坛”、“信息化解决方案巡回交流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评选表彰了一批“福建省首届企业信息化优秀服务商”和“福建省首届优秀信息主管(
CIO
)”,并组织境内外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企业信息化的典型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的看来,近年来我省企业信息化已有长足的发展,但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一方面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总体仍然偏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比较明显。多数大企业尤其是外资、台资和国有大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受限于认识、资金和人才瓶颈,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是各部门的企业信息化推进力量还需进一步融合,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电信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软件提供商等方面的优势有待进一步结合,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目标任务
今后三年,我省企业信息化的
工作目标
为:
——建设海峡西岸“两化”融合的先行区。
加快推进两方面的融合:一是加快信息技术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显著转变;二是充分发挥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信息产品制造商、软件提供商、信息化服务商、基础电信运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信息化推进力量的有效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三是加快推进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促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融合与综合应用,减少设备与网络的重复投资,提升系统的集成度,促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社会信息化项目的融合,发挥规模效益。
——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衡量,全省企业信息化指数在
2005
年
32
分的基础上,争取
2010
年底达到
60
分,比
2005
年增长一倍左右。
——有效推进闽台信息服务业的合作交流
。通过各种方式,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对接活动。充分发挥闽台两地的“五缘”优势,争取成立海峡两岸企业信息化合作联盟,建立两岸企业信息化交流协作机制,有效推进两岸企业信息化合作交流和信息服务项目对接。
——初步建立起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
促进各类服务机构联动服务,基本建立起适应我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要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信息化服务商,培养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能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
CIO
队伍。
主要任务是:
第一,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技术(
CAD/CAM/CAE/CAPP/PLM
等),实现企业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和产品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第二,推进信息技术在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大力推进
CRM/SCM/DRP/ERP/URP
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推动企业管理和业务模式的重组与优化,加大互联网营销力度,推进电子商务升级应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第三,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本省优势传统产业,推广应用嵌入式软件,实现制造装备数字化和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自动化水平。
第四,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和安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围绕节能减排,重点在煤炭、冶金、建材、陶瓷等高耗能行业、高危行业中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生产精确度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第五,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加快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尤其要大力推进
B2C
、
B2B
、
C2C
、
B2G
、
G2C
、
G2B
的应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信息技术在“三农”企业中的应用,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工作重点
加快信息化推进力量的融合,大力促进各类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开展联动服务,以全省
20
多万中小企业和
130
多万个体经营户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信息产品制造商、软件提供商、信息化服务商、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各自优势,鼓励采用
ASP
(应用服务提供)或
SaaS
(软件即服务)方式,共同推进各类综合性、行业性和专业性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扶持一个,带动一片”,以加快全省企业信息化进程。重点鼓励扶持以下三类项目:
(一)支持综合性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按照《数字福建“十一五”专项规划》确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的有关要求,继续推进“数字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加信息化应用产品,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同时,推进其它电信运营商与信息化服务商的合作,或由有实力的信息化服务商牵头运作,争取再联合建设
1
~
2
个综合性、规模大、有影响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互动互补”的格局。初步计划继续重点推进的项目:省电信公司承建的“数字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省移动公司承建的“企业动力”福建企业移动信息化平台和省联通公司承建的福建省视讯综合应用平台(福建省企业信息化无线综合服务平台)等(由省企业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负责)。
(二)支持行业性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根据我省优势传统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扶持建设一批工业和服务业类行业性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尤其要立足产业集群,支持一批以产业园区(基地)、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或龙头企业为依托的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每个工业和传统服务业行业扶持建设
1
~
2
个面向全行业提供专业化普遍服务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初步计划继续重点推进的项目:福建省煤炭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陶瓷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食品加工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鞋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建设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台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农业农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医药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
(
由省经贸委、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分别安排扶持和负责推进
)
。
(三)支持专业性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扶持有线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建设与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安全认证建设。加强物流信息空间信息共享应用,促进“铁海公航”物流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业的有效对接以及我省物流信息平台与中西部的连接。加大投资贸易、项目交易、名品防伪、企业征信、国际贸易、网络安全监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性的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初步计划继续重点推进的项目:福建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海峡西岸网上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福建省可视化应用协同和内控管理服务平台、福建省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分销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福建省企业信息系统
IT
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由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和省通信管理局分别扶持和推进)。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分工合作
政府层面。加强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省直各部门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整合资金、政策等各类行政资源,实现更有效的分工合作。推动市县设立相应的企业信息化工作部门,充实工作力量。
行业层面。培育和引导公益性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积极发挥企业信息化联盟、信息协会、顾问咨询、工程监理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公共服务工作。
企业层面。鼓励企业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企业信息主管(
CIO
)制度,发挥
CIO
在信息化中的策划引导和组织实施作用。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和资金扶持体系,考虑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进一步的信贷担保、贷款优惠、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营造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法律环境,促进和规范全省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界定应用平台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相关责任,减轻中小企业的安全顾虑,增强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同和信任。
各部门在项目扶持上,要加强分工合作、信息互通,防止重复扶持,提高扶持效率。在财政性扶持资金使用上,要坚持有效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能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尽可能实行招投标,并切实增强可操作性。各单位安排的项目应符合本方案提出的方向要求。全省性的重大企业信息化公共建设项目可由几个单位联合进行资金拼盘,经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后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进行统一招标。招投标对象,既要扶持本地的优秀信息化服务商或有实力的企业用户,也要积极鼓励、吸引省外、国外有实力的信息化服务商落户我省,参与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闽台企业信息化服务商对接,促进两岸企业信息化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市场规范和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
CIO
制度建设。省人事厅会同省信息产业厅研究推出建立
CIO
制度的有关文件,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和鼓励,促进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信息化部门、设立
CIO
职务、开展
CIO
制度建设、推进
CIO
职业化。通过推进
CIO
制度建设,建立一支具有福建特色的
CIO
人才队伍,加强企业信息化规划、管理,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并逐步把
CIO
制度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在充分应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围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适应本省实践需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当前,要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规范,加强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监督和规范。
继续开展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市场规范工作。研究出台《福建省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办法》及配套文件,加强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信息标准接口制定工作,进一步做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规范信息化建设市场。
(四)加强指标评测和咨询服务
继续开展福建省企业信息化指标评测工作。在
2005
年测评的基础上,按照“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对全省企业信息化现状与需求,从行业和区域两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测,并向社会公布。
深入开展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由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通过行业协会和信息化服务商,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设立咨询服务热线、网站专栏、专用电子邮箱等,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关信息化建设咨询和投诉处理等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整合有效资源,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推动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对公务员进行企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IT
企业、咨询中介等培训力量,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者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经验交流和技术知识培训。
二是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推荐一批适用于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材,认定一批有良好信誉的信息化培训机构为“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支持网上远程培训,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上网自助培训。
三是支持组建培训服务队伍。建立和完善培训服务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加大信息化咨询师的培训及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咨询师的认证体系。
(六)加强信息交流和宣传推广
一是建立全省企业信息化工作信息交流机制,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每年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供一份企业信息化工作总结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确定的重大企业信息化项目进度情况应随时互相通报,下达企业信息化项目资金计划应互相报送。
二是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推介优秀服务商和优秀信息化方案和产品,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成果展示、研讨、论坛等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是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结合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组织、引导各类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