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 政策措施  | 动态信息  | 典型案例  | 专家观点  | 新闻评论  | 地方工作  | 试点示范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两化”融合主体在企业
 
发布时间:2009-04-14 10:10
 
       作者:贵州省副省长 孙国强   


        什么叫融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和任务。我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一体化。为什么过去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力度不够,信息化改造工业化也不够,就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早就应该一体化了,否则就是两张皮。

  我们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技术,这是非常错误的。这里我总结了“十化”:一是数字化。没有数字技术就谈不上信息化。克林顿执政期间,副总统戈尔写了一本书叫《数字地球》,里面讲信息化是一场革命,也就是说人们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全部用数字,而且不是1+1=2、2+1=3的模式,而是计算机代码(0和1)模式。二是网络化。没有网络就谈不上信息化,而且这个网络是太空网络。我们总是认为网络是宽带、光纤,其实不然。新军事革命是怎么发生的?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把全世界都打懵了,原因是什么?就是“太空网”,就是这些卫星定位系统。如果我们要研究信息化,就得好好研读曼纽尔·卡斯泰尔写的《信息时代三步曲》。三是自动化。自动化大家很好理解,但信息化的自动化则更加高级,更加简洁。四是智能化。信息化下一步的核心就是智能化,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高度智能化电脑将会取代现有电脑。五是虚拟化。这是目前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可以用“无中生有”描述其功能。现有技术条件可虚拟信息化所有的实体,通过电脑软件模拟它的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成本、人力、物力等等。六是个性化。最近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安德森写了一本书叫《长尾理论》,就是专门讲个性化怎么提高边际效益。七是高渗透性。信息化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力量是挡不住的,所以现在计算机没有机密可言。八是高风险性。信息化需要高风险投资,没有这个风险投资是行不通的。今年下半年,中国的纳斯达克风险投资市场也许就要推出了,这种市场是中国搞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九是创新化。创新的理论来自于信息化,来自于计算机这场革命。十是知识化。把信息社会看成知识社会,可以不要物质资本,不要物质形态,但就能发展,就能赚钱,凭知识赚钱。

   所以,信息化过程是很系统的一场革命,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基础,离开它们是谈不上信息化的。

  信息化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个组织不仅是指多读几本书,它包括两个概念:一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扁平化的组织,而不是金字塔形的垂直指挥系统,领头人不是领导而是协调者;二是绝对不允许反对别人的意见,让各种意见相互碰撞,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有高见,把他们思想集合起来,就能产生新的发明创造。大家有机会看看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什么是工业化、信息化
  
  经济学家钱·纳里区分了工业化初、中、后期。贵州省去年人均GDP约900美元,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中期就是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业。托夫勒认为,信息革命将对整个社会形态产生最根本的影响。他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实际上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与社会化融为一体,所以信息化的最高阶段就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社会发展方式,创造出新的文明。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而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又是对传统工业化的一个改造,我们国家提出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例高、对资源有保护、对环境不破坏、人力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等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原来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体现不了一体化,只有融合后才能体现。

  目前,全球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数字鸿沟。这个数字鸿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垄断性,在信息化领域90%以上的专利和90%以上的核心技术都是美国掌握的;二是发展信息化的基础不够,过去统计数字鸿沟是以电话、宽带为主,而现在是以拥有技术人才的垄断行业为主。由于这个转变,使爱尔兰、印度等国的外包服务发展相当快,印度的纯市场经济、英语优势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信息化外包服务国家。

      我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提出了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要求。外包服务就是这个道理,研发公司投入了那么多钱获得一个技术,它如果不创造价值是不合算的。价格太贵普通百姓买不起,只有通过外包的途径才能节约成本,这样才能把成本收回来。所以在数字鸿沟差距这么大的情况下,如果能实现两化融合,实现一体化,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真正解决工业化的优化升级,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为什么要融合
  
   搞融合说到底就是为了打破常规,实现历史性跨越,搞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推动,步伐是相当慢的。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五,外贸进出口总量世界第三,事实证明中国正在崛起,正在改写历史。这种历史性跨越,在很大限度上是通过融合实现的。
 
   我们现在一定要注意“三元叠加”的历史状态。我不大赞成现在提“二元结构理论”,这个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他是在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后提出的,核心内容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体系大部分以传统工业为主,但是这种“二元结构”对这些国家有很大的制约。所以,只有发展现代工业部门,吸引农业人口,然后把农业推向现代化,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革命才算完成了。在刘易斯的指引下,亚洲先后出现了经济发达的“四小龙”、“四小虎”。但是当今可不是这样,我们处在一个“三元叠加”时代,我们既有大范围的传统农业,也有现代工业,更有信息化的领先领域,如果这三者不能够融合,不仅会沿着历史的老路“走下去”,我们更容易犯错误,因为整个方向不对。

  融合的关键就是用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比如说节能减排,很多人瞧不起这个技术,美国95%的小企业都应用了这个技术。美国有仅15人的公司做了全世界银行都用的一个软件,还经常派代表到国外去考察,所以高技术公司实际上是有很小的,一旦做的东西没有市场,马上转移方向。企业为什么要融合?就是为了跨越,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再向新的现代化跨越。
  
  怎么样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怎么融合,就是要创新。先说企业层面,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一个创新的企业包括五个创新:技术、材料、产品、市场和企业的组织形态,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组织形态,这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

  我国刚好把握住了这个方向,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种国家需要三个指标:一是研发投入要占 GDP总量的2%以上,二是成果转化率在70%以上,三是技术的对外依存度30%以下。目前我国三个指标都没达到。就贵州来说,建设成一个创新型省份更加困难,但是至少我们还能走出一条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创新之路。解决问题的想法要创新,思路决定出路,有新思维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家齐心协力,明确思路,才能见效果。

  融合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只能创造环境、机制。目前,政府与企业在职能上本末倒置了。客观讲,企业是从市场上成长出来的,不是国家管出来的。再次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创造环境、创造机制,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好了,融合的事情就好解决了。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04000001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