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06-20 09:50 来源: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围绕工业稳增长重点任务,以政务公开助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策公开和解读质量、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加快转变政务公开职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助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一)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的信息公开。做好工业互联网、5G、电信业务、道路机动车辆、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化、垃圾信息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公示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标准立项、报批等环节相关材料并充分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加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软件等行业企业减税降费等相关信息公开,加大助企纾困、行业帮扶政策公开力度,助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市场主体反映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问题的办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堵点”问题,推动优化投资和建设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涉及扩大有效投资的信息公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部“十四五”规划,依法依规做好消费品工业、医药工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5G等领域相关项目信息及政策文件公开,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密切关注重大建设项目舆情并及时作出回应。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助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各项制度,统筹用好各信息发布平台渠道,及时发布疫情防控进展信息,充分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工作协调,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信息与上级工作指令保持一致,增强多方协同合力。保持疫苗保供信息的主动公开常态化,及时公开新冠疫苗、重点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保障进展情况。(办公厅、运行局、消费品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稳就业保就业信息公开。加强政策宣讲和推送工作,公布2022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加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解读和政策培训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得快、落得准、落得实,最大限度利企惠民。动态公开技能培训政策规定及经办流程,让更多群众能够知悉,并获得就业培训机会。(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政策公开质量


(五)推进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巩固规章集中公开工作成果,建立健全规章动态更新工作机制。(政法司负责)高质量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版本,2022年底前,在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并动态更新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逐步探索建立部系统统一的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库,建立健全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办公厅、政法司牵头,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政策集中公开成果运用。进一步加强统筹,更好发挥政策集中公开成果的积极作用,以完整准确、动态更新的现行有效制度体系为基本依据,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对部主管的行政许可事项制定实施规范,并予以公布。(政法司负责)加强政策集中公开成果的推广使用,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各项制度规定,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实施。(办公厅牵头,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优化政策咨询服务。不断提高部12381公共服务电话、部长信箱及政务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水平,更好解答就业创业、疫情防控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提升部智能化政策问答平台功能,围绕各类高频政策咨询事项,以视频、图解、文字等形式予以解答,并不断丰富完善政策问答库。(办公厅牵头,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公开工作基础


(八)规范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规严格做好保密审查,加强重要敏感信息发布审签和备案,加强重要行业信息发布审核把关,防止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数据汇聚引发泄密风险。(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制度,依法办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政法司负责)


(九)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公开要求,综合考虑公开目的、公开效果、后续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公开内容需要广泛知晓的,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公开;仅涉及部分特定对象或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在特定范围内公示的,要选择适当的公开方式,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或者泄露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公开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部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进一步优化部政府网站内容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强化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权威声音。规范高效办理“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办公厅牵头,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工作指导监督


(十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在发布重大政策的同时做好解读工作,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有效管理预期。充分评估政策本身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时机和形势可能产生的附加作用,避免发生误解误读。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导工作,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办公厅牵头,各相关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对照本要点提出的重点任务,梳理形成年度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逐项推动落实,并将本要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办公厅负责)对上一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未完成的及时整改,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各相关司局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电脑版网站 阳光小信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地址: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邮编: 10080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标识码:bm07000001

京ICP备04000001号-2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