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发展指南》解读: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7-02-09 14:29 来源:信软司

随着两化深度融合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程深入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已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企业需要深化业务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决策水平,政府需要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应用软件和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提升。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在电信、能源、金融、交通、医疗地理信息等关键领域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方面已经取得良好进展。

  

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取得明显突破。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大型枢纽机场行李分拣系统、千万吨级炼油控制系统等重大应用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电力系统建设方面,我国电网调度系统D5000已在全国31个省级以上调度控制中心和59地市调度控制中心部署运行,可以支持全世界结构最复杂、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用电量最大的电网安全运行。

  

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商专注自身优势领域的同时,亟须结合新兴技术支撑自身业务发展,开放合作成为产业主要趋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正从单一企业竞争演进到以聚合生态体系协同效应的全产业链竞争,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凸显。

  

业务多元化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商业务向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促使新产品、新业态大量涌现,进而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云计算、大数据、社交服务以及移动支付成为产业关键增长领域。初创企业产品创新同样活跃。

  

二、存在问题

  

一是行业整体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我国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商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同时,行业人力成本上升明显加快。二是由于业务长期集中在集成实施阶段,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没有清晰的认识。企业在转型初期也面临着利润下降、研发投入高、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成效的挑战。三是信息化正走向深化、融合、升级的阶段,再加上企业组织结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多样化,使得各领域对信息技术咨询、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许多新的需求。

  

三、“十三五”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一是着力发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计算框架和应用场景的软件平台和应用系统。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布局发展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计算环境的关键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培育支撑“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集中突破一批重点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深化普及应用。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对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健康、地理信息等领域开展应用解决方案研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传统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加快能源、金融、物流、数字内容等软件及解决方案发展和应用,培育一批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是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应用试点示范。面向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便民服务、高效物流、便捷交通、绿色生态等领域,支持需求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围绕不同行业领域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业务流程,开展一批软件支撑“互联网+”试点示范,探索和总结有效经验与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电脑版网站 阳光小信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地址: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邮编: 10080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标识码:bm07000001

京ICP备04000001号-2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