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工业基本情况
“十二五”时期,乌鲁木齐市针对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复杂局面,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在实践中优化区域结构,初步形成了旅游、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四主一化”产业支撑体系,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40.8:40.2调整为16.5:44.6:38.9。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8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0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2.1和8.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29.4:6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000元,比上年增长6.3%。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在八大重点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22.9亿元,增长23.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15.2亿元,增长9.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02.8亿元,下降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6.7亿元,下降28.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2.4亿元,增长21.5%;烟草制品业36亿元,增长1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2.5亿元,下降0.9%;食品制造业14.5亿元,增长4.2%。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4%。
工业发展呈现新格局。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支撑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解金属锰为代表的冶金产业、以蛋氨酸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业、以N型单晶硅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枸杞产品系列开发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紫光天化蛋氨酸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电投热电联产、兴尔泰120万吨硝基复合肥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协鑫高效单晶硅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中卫,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77.2亿元。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014兆瓦,占全区37.7%,新能源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